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刘云浩教授花费了几十个小时,将同学们关于人工智能的2000个问题整合成92个问题后,写了3万字长文,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。
无论是GPT-3,还是脑机接口,又或者是中美关系对计算机产业的影响,这些问题,刘云浩教授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。
Q:中国软件行业的现状如何?应如何在美国施压下发展计算机产业?
刘云浩:在应用软件特别是面向消费者的应用软件方面,我国是处在世界一流水平的,有些移动应用(如TikTok)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但是在工业软件(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)和基础软件(如类似Windows的操作系统)方面,我国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。
在这些领域,国际合作是十分重要的,因为不是每一项技术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掌握,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主研发。
在芯片设计领域,我国有很大进步,无论是嵌入式微处理器,还是中高端的片上系统、服务器处理器,一批国产企业都已经发展壮大起来,在一些领域如神经网络处理器(NPU),我国企业的设计能力已经处于世界一流。
刘云浩:计算机的算力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。一个是它本身的运算速度,另一个是数学层面的计算复杂度。
AI在文学、艺术等更具创造力的领域会有多大作为?
刘云浩:目前AI在艺术领域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,在2018年,一幅AI创作的肖像画拍出了432500美元的高价,这幅画叫Edmond de Belamy。
人的创作需要灵感,寻找灵感的过程有时就像大海捞针,王羲之就曾说过,《兰亭集序》如果让他再写一次,没有了当时的灵感与情感迸发,他很难再写出那个水平。
人工智能可以下围棋、写诗等等,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,那这到底算不算是“机器会思考”?
人类已经经过了蒸汽机时代,内燃机时代,计算机时代,而未来能不能真正出现AI时代?
刘云浩:什么时代基本上都是后人总结的。当前我们正处于AI普遍发展的一个时代,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关键技术也被纳入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中。随着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,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也必将进一步显著提升,传统价值观念亦可能发生改变。
从宏观上看,我认为人工智能会促进人类的科技发展:
首先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一部分;
另外,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可以辅助其他领域的科研工作;
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步应用,有很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。举个通俗的例子,无人驾驶车辆撞了人,车辆生产者、车辆销售者、车辆所有人、车辆驾驶者等多方主体,分别该负多少责任呢?这是一个法律难题。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问题,也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新热点。
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。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突破人类各种限制,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,这才是根本目的。如果AI远离了人文关怀,甚至造成了诸如性别歧视、种族偏见等问题,纵使算法的效率再高,也会失去意义。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不能忘记人文关怀,以此为基础才能谈论效率优化等性能问题。
近年来,将中医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案例有不少,从诊疗辅助设备到开药方,都有企业、高校在做研究和实践,甚至还有一些人工智能概念中医诊所已经在线下开设了。
什么是人工智能问题【绿芽君】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