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平等的起跑线
不过,各个城市虽然祭出了大旗,但每个城市发展直播电商事业的资源禀赋,无疑各有千秋。
那么,人才都去了哪儿?答案是浙江,以杭州和义乌居多。
据媒体报道,北下朱村汇聚了2000多名网红,短视频从业者5000人,每天各路主播通过快手和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,每天送出的订单平均在60万件左右。当地的标语“全面引领中国第四次创业浪潮”早已成为了全民实践。
与广州、杭州等东部城市积极发展直播电商一样,西部的重庆和成都也“雄心壮志”。
为此,四川制定了“四个一”工程——打造10个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、100个骨干企业、1000个网红品牌、10000名网红带货达人,实现年直播带货销售额100亿元,集聚生态企业1000家,带动产值1000亿元。
与四川比邻而居的重庆也不甘落后,在5月初提出了要把重庆打造成“直播应用之都、创新之城”,实施电商直播带货“2111”工程:即到2022年,全市打造20个以上产地直播基地,至少发展100家具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服务机构,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,培育10000名直播带货达人,力争实现直播电商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。
不过,雄心虽可赞,但现实也还有一些困难要去克服。
随着抖音直播带货的流行,她也触网。但她知道,要做好直播,必须要拿到服装类的最低价。而这必须要去广州。“因为那儿是中国服装制造的集散地,供应链齐全,工厂资源丰富。价格上广州是一手批发市场,而重庆则是二手批发。”
最后真去了广州的夏语,慢慢把抖音号做了起来,积累了近50万粉丝,偶尔还能冲上“抖音好物榜”。
业内人士认为,直播电商目前是比价格,但未来除了价格外,特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不能因某一种原因,一杆子就决定该地发展直播电商的生死,而更多应该是挖掘地方特色,形成差异化招牌。
头部主播当上国家级领军人才?
各地除了争夺直播电商高地外,也对头部主播伸出了橄榄枝。
对于主播可评国家级人才,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蔡宗翰表示:“对于杭州的做法表示钦佩,对头部电商直播获评国家级人才,也持开放态度。”
他认为,头部主播一个人可以代替上千人的服务团队,他的覆盖半径,影响半径都不输于一般人才。特别是在“消费升级”的过程中,目前中国的GDP其实有30%到40%都来自于出口。但在出口受到影响、要转内销的当下,头部电商主播无疑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一个经济作用。
小心虚火
直播电商是风口,能将风口上的猪吹起,但风没吹好,猪也容易掉下来。
虚火,造假的销售额是重要方面。“现在一场直播里,没有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发战报和写新闻稿。但实际情况是一场直播下来,有的退货率达到了50%,甚至更多。”
时下,刷下单量、刷观看人数等造假行为作为一门产业已经“成熟”。
也有网友打趣,全网主播在手机前坐几个小时,加起来就差不多够一个县级市一年的GDP了。
除了直播数据令人存疑外,直播商品中存在的假冒伪劣风险,也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。
有消费者就表示,直播再怎么火,保证货真价实是第一位的。否则一旦坏了名声,想再挽回就很难了。直播电商争夺战【东莞折扣网】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