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站在街头的十字路口,会看到有的人在路口发传单,有的人在公交上拥挤,有的人在豪车上吹空调,还有人在写字楼凝视这个世界,然后发一个朋友圈说:看,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。
我曾很多次思考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?
后来我明白了,每个人目前所处的位置和价值,都是自己的选择。
一个人是否值钱,来源于我们自己的选择。
这种选择,不是你们现在的选择,而是你们过去的,几年前的选择。
我们需要面向未来思考,去思考什么能力能让你值钱,然后去刻意练习这种能力。
除了能力之外,我认为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因素是值得大家去注意的:
1.同样的能力,在不同的时代
同样是内容运营,在10年前更多的是网站编辑和社群运营,创造的价值不够大,而现在很多具备内容产出和运营能力的人,以前拍视频这件事,大多数时候只是传统电视媒体人才能干的事。
2.同样的能力,在不同的领域
比如用户运营,在一个没有APP公司的零售公司,一个百万用户的社交APP,一个千万用户的游戏APP,这样的差异就非常大了。
虽然都是同样的能力,但如果不去思考具体的应用,也会变得比如别人之前。
时代和领域,其实是机遇和选择的问题,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分享去解决他。
时间:如果提一个问题,时间和金钱哪一个比较重要?
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说时间比较重要。
但我们自我复盘的时候,又会发现大家并不认为时间有多重要。
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群里划水?花了多少时间在微博八卦?花了多少时间去收集从来不看的资料?
脑力:同一个问题,你能比别人更快更好的解决吗?
我们身边有很多人,从工作以来,可能就没有再读过书,学习过任何课程。
体力:人生是场持久战。
很多人并不注重锻炼,也不注重健康。
外貌:外貌重要吗?
这是很多天才的特权。
当大家都从从时间、脑力、体力、外貌四个方面不断去提升的时候,有些人可能会遇到成长的瓶颈,那么接下来的两点就很重要了。
①变得稀缺。
一个单一技能的运营人更容易变成专家,在企业的思考并不是从某个专业出发,而是需要从全局来思考的。
毕竟招聘单技能的专员容易,而多技能的经理更加稀缺。
举一个极端的案例,一个小饭店的厨师值6000,一个大酒店的厨师值20000,但是一个小饭店的厨师加上短视频这两种能力的组合,就可能变成“美食家飞哥”,这样就能值2000万了。
让自己变得稀缺最好的办法,就是能力的组合。
为什么10人团队可以做出估值10亿美元的APP,但是100人团队都很难做出销售过亿的社群?
为什么一个在线下教育的课程运营只能做出十万级别的营收,而跟谁学的课程运营却能轻松做出百万营收?
这中间最大的差距就是,效率相差太多,也就是同一时间,你能解决的需求的交换次数相差太多。
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就是不同的岗位或者能力有着不同的交换能力:
你就会发现,在不同行业这些岗位的价值能都在(时间,脑力,体力,外貌)这四大资源,和稀缺性以及交换次数得到体现。
为什么管理层的价值会更高呢?
因为他们租赁了他人的时间,然后带领他们产生价值,并出售多余的价值。
最后,飞哥聊聊在值钱的路上比较重要的一些要点。
关于终生学习
因为任何企业的核心业务一旦验证成功,会形成一条持续向上的曲线,这时候会有很多的竞争者来挑战,腾讯,阿里也必须在不断地推出新的项目,不断去内部挑战,甚至自我突破,从而寻找非连续性的持续成长。
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,我们就必须学习新的技能、理念和方法,以保持自己不被淘汰。
一个能做成事情的人,一旦看准了一个机会,或者学到一个好的理论,他就会立刻尝试是否适合自己,而不是各种担心和抱怨。
抱歉,这个社会只会尊重那些已经做出成绩或者立即去行动的人。
一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,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后,那些高效的人脉很自然的会来找他。
是的,职场近路就是,从同行、前辈和竞争对手那里去掏空他们的才华,变成自己的能力。
寻找优秀伴侣
字越少越重要,找到一个优秀伴侣就是撬动你价值的杠杆,也是你人生的合伙人,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以上所有。
你的人生答案,唯有自己能解。
最后,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,就掌握不了现在;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,就看不到未来。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