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咚买菜已经来了,招聘职务包括数据分析师、品类管理、仓储管理、选址专员等岗位。对此,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侧面回应了这一消息:原本计划是在春节后开业,由于疫情而搁置了。据悉,叮咚买菜目前已经有一批仓在建,部分还在进行选址。
如今的生鲜电商明星玩家中(除平台类和商超类),每日优鲜(创始人徐正)、盒马、美团买菜和叮咚买菜已在北京聚齐了。业内普遍认为,随着抗疫进入最后的阶段,叮咚买菜北上这一举动也意味深长。
诞生在上海的叮咚买菜,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实现了沪上的全覆盖,引得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坐阵上海,打华东战场的指挥战。
直到去年年中,叮咚买菜才试探性的进行了扩张。2019年8月,叮咚买菜进军深圳;2019年春节期间,又陆续进入杭州、苏州、宁波、无锡等城市。截至2019年12月,叮咚买菜在全国已有550个前置仓,其中254个在上海。
叮咚买菜扩张的成绩还历历在目。梁昌霖曾经公开透露过,其用了4个月将200~300平米的前置仓迅速铺了全深圳,并且一度为深圳线上单量第一名(日单量是六七万单)。叮咚买菜内部总结其深圳的扩张为:炮火猛、反应快——2019年7月初夏定了计划,8月24号开了第一批仓,12月底基本全覆盖。
除了每日优鲜,还有盒马、永辉、多点、美团买菜、京东到家系以及社区团购等各路到家模式同台竞技。
而对于扩张计划和对叮咚买菜的处境,梁昌霖曾说过:“起点不重要,方向和速度最重要。”
生鲜电商是疫期为数不多的逆势上扬的行业之一。
春节期间DAU大于50万的移动电商APP中,叮咚买菜以93.1%的增速,与盒马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三位。
另有招商证券资料显示,2020年春节期间,叮咚买菜用户日增长由2万多增长到5万多,自然增长新客在总新客中的占比由原先的25%增长到70%,DAU达147万。
前置仓模式中一直备受质疑的客单价不高等问题,也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暂时的解决。拿叮咚买菜来说,其日常客单价本来为65元左右(去年12月份数据),每单毛利率在30%左右。疫期,叮咚买菜的各项数据都和生鲜大盘一起得到了暴涨:订单量比节前工作日增长两倍,客单价涨70%,按照过去65元计算,客单价过百。
也就是说,即使爆发的态势不能一如既往,生鲜到家的需求相比以往却会有增无减。
就在上周,盒马总裁侯毅高调宣布了盒马今年的扩张计划:将沿地铁沿线铺设盒马mini,让其成为覆盖上海的主力军,完成全国范围内100家mini店和100家盒马鲜生标准店的目标。
这段时间,美团买菜的地推已经悄然出现在了一些商圈和超市门口,就连年前已经在报道中被判了“死刑”的吉及鲜,也在其大本营武汉封城一周后宣布了复工,并开通了当地几百个小区的配送服务。
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,善于用高密度覆盖进行扩张的叮咚买菜,要想继续保持着高密度的开仓、周转,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。
当然叮咚买菜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创新的做法——虽然叮咚买菜是以前置仓为主的到家模式,但梁昌霖对未来模式变化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。
而对于不同业态、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,梁昌霖也曾回应:“吃是特别大的市场,也会是多业态共存。‘船大不占海’,今天我们做得再好,在市场当中占不了太多的份额,远远谈不到相互竞争,把对方干掉。把市场做好,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。”
谁能留在场上,还是要看自己的盈利模型,和谁能牢牢的捆绑住用户的心智,且这种捆绑还不能是无止境的烧钱与补贴。
一场疫情,吊起了各方生鲜势力的野心,前置仓和其他模式的PK,以及头部玩家之间的全面PK,都已然来了。
“叮咚买菜”APP来了【绿芽君】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