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学认为:肝肾同居下焦,肝藏血,肾藏精,肝血可转化为肾精,肾精也可转化为肝血,并有精血同源之说,肝肾之血精又同源于肾水,肾水足则精血才充实。
气不耗,归精于肾而为精,精不泄,归精于肝而化清血。又说肝肾同居下焦各为先天,肾为一身之先天主生殖,肝为女子之先天藏血之脏,同与生殖关系紧密,男子的阳痿、早泄、遗精、精子活力下降等多责于肾;女子的月经不调、闭经、不孕等,也多责于肝。两者这种紧密关系,多称之为肝肾同治”,此就把肝肾精血的紧密关系归为“肝肾同源”。
再说肝肾之阳,同出于命门之火。所谓肝阳即肝内相火,肾阳即为肾中元阳,也称为相火,两者皆依靠命门之火的温充。肝肾在阴阳精血方面互相依存,互相促进,肝藏血,肾藏精,精聚为髓,精髓则化生为血,精血同源—肝肾同源于精血;肝肾两脏在病理上互相影响,互相传变肝血阴不足,可以导致肾精不足,命门火衰,两者皆会衰,命门火旺,两者之阳皆健。
临床上所出现的肢体畏寒筋脉拘急作痛,两侧少腹痛而下坠,常为肝阳亏虚、寒滞肝脉,不能温养肝之筋脉所致,这可通过补养命门之火,而使筋脉得养。反之,肾精不足,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病变。
再例如肾阳虚弱所出现的形寒肢冷、生殖功能下降,阳痿、水肿等,皆可温补命门之火。又如肝主筋、肾主骨。筋附于骨而行合肢体的正常运动,当肝血亏虚肾气亏虚时,即出现了筋骨失养而四肢疼痛、无力,治疗时,对这种紧密的生理、病理关系经常以补肝肾壮筋骨为治疗原则。这又是“肝肾同源”及“肝肾同治”的一个方面。
【飞哥分享】阴阳在于转变。世间万物皆为气血所影响、心理需康健。真正的大健康需要您能知道神气的作用。修心养性乃是养神护肝、养肾卫神,护阳即为保命,护精即为保肝。长寿之道也。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