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持续“烧钱”烘热的竞争生态下,培训机构面对的是一场不进则退的竞跑,降低营销投入,要面对生源流失的风险。
重金砸下,培训行业的营销战火已全线铺开,“烧钱”获客成为通用做法。
培训广告在搜索引擎、社交媒体和资讯平台的频繁出现,培训企业成为强势金主。移动营销数据分析平台App Growing对腾讯社交广告、今日头条及百度信息流等主流平台,进行统计后发现,2018年教育培训行业的广告投放力度分别排在第3、4和第8位。
抖音、小红书、播客等新兴流量平台也吸引着培训公司的目光。
主打在线渠道的职业培训、素质教育等品牌都是这一逻辑。
在营销推广中,最为“烧钱”的是购买流量。无论是扩大知名度还是推出低价课吸引学员,培训机构都需要在频繁信息流动中保持一定的“出场”次数,以进入用户视线,但大多数机构本身并没有积累流量的渠道。向百度、腾讯等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购买流量,成为主流做法。
“烧钱”营销,能买来生源吗
“烧钱”营销除了能增加品牌知名度,培训机构还期望从中换来更多生源。
商学院往往在推广新品牌或新业务时会投入更多营销资源,以快速暖场。
但“烧钱”营销并不能直接揽获生源。
受制于流量成本压力,一些商学院机构开始尝试新的解决方案。比如通过推出社区运营或上线低价课、体验课等方式,建造自有流量池,以实现一次获客、多次转化的效果。
但相较于百度、腾讯等手握充沛流量的大平台,自建流量池并非易事。
面对广东企业家总裁商学院的亿万价值,少有企业商家愿意在营销备战中掉队。但如何在“烧钱”获客的模式下转化流量、提高盈利能力,将是广东企业家总裁沙龙站稳脚跟后继续前行的关键。【飞哥】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