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23日,贵州茅台(600519.SH)盘后创出1133.56元新高,市值超过1.4万亿。
茅台酒毛利润率超过90%,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。
中国人基因里没有咖啡、红酒和威士忌但肯定有茶和白酒,正如马云所说:“年轻人总有一天会喝茅台,要到了45岁才能见分晓。”
经过多年广告宣传、人相信离开贵州遵义茅台镇那方水土就无法产出正宗的茅台酒。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茅台镇,赤水河谷最好的地段已经被茅台酒厂占据。茅台酒还有一宗神奇之处——越陈越好喝。囤积茅台酒的收益据信可以轻易跑赢通胀,所以茅台已成为公认的投资品,而且还是“硬通货”。
所以,茅台的确值1万亿,但这家“天赋异禀”的公司却很“扭巴”。
有意思的是,近年茅台酒基酒产量占比一直在提高。2015年茅台、系列酒基酒产量分别为3.22万吨和1.86万吨,茅台基酒产量占比64.3%;2019年H1,茅台、系列酒基酒产量分别为3.44万吨和1.09万吨,茅台基酒产量占比提高到75.9%。
2018年报显示,系列酒基酒产量仅为2万吨出头,较3万吨产能差很远。而茅台基酒产量已达4.97万吨。
2019年H1,茅台基酒产量3.44万吨,比2015年全年还高;而系列酒基酒产量为1.09万吨,预计全年也就2万吨出头。
大蹭特蹭茅台品牌、造势强推、对经营商威逼利诱……甚至从2016年起,为提高品质,开始向系列酒中兑入茅台基酒。终于造成所谓系列酒的“茅台式紧俏”——“市场需求旺盛”、“生产能力不足成为瓶颈”。
但事实胜于雄辩——
事实一:系列酒产能闲置了三分之一,为提高品质却要动用宝贵的茅台基酒往系列酒里掺。
事实二:2019年出厂的53度飞天茅台一瓶难求,黄牛的收购价都到了2488元。而天猫上53度茅台王子酒948元一箱,9月28号付款9月30号就可送达。
以基酒产量来算,系列酒占用茅台集团30%的产能,对毛利润率的贡献却不到9%。如果把茅台基酒兑入的传闻属实,发展系列酒更加得不偿失。
茅台领导层不知道的是:在一定价格限度内,奢侈品越贵越好卖。2500元一瓶的飞天茅台唯恐买不到,948元一箱的“茅台王子酒”却被认为“奢侈”,不如29.9元包邮的“酱香酒”实惠。
消费者为商品付出的价格是生产成本的50倍,厂家却不承认自己生产的是奢侈品,真是咄咄怪事。因为茅台集团是国营企业,领导人以“让工薪族喝得起”为已任,承认茅台是奢侈品政治不正确。
无视客观经济规律、高喊似是而非的口号,茅台出厂价远低于消费者用钞票“投出”的市场价。经销茅台酒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,赚的还是暴利。手握经销权分配的领导面临巨大的寻租诱惑,“落马”者前仆后继。
前几天上海Costco开业当天,商家按1499元/瓶的官价销售53度飞天茅台。不是Costco牛,其实它也没有多少配额,索性拿来当引流的噱头。
网上流传疑似薅羊毛者发的贴子显示,1499元买到的平价茅台当天就被黄牛以2488元买走。
奢侈品是国宝,卖给本国相当于“富人税”。消费5斤高粱米酿的一瓶酒,加上包装材料、人工、能源,统共消耗价值50元的社会资源,如果“富人”支付了2550元,相当于向社会捐了2500元。
如果能卖给外国人,这是向全世界收税。
如今,国营的茅台酒厂只拿到969元的出厂价。至少1500元流入经销商、黄牛、薅羊毛者手中,国营企业损失了利税,消费者也没省钱。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