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群经济,是建立在用户经济基础之上的,但是用户经济的逻辑里,没有产品这个词。
流量为什么开始变现?
从百度指数上搜索我们可以看到,粉丝经济基本上是微博时代的一个产物。而从 2015 年开始,社群和社群经济这个词进入我们的视野。这个词也正式成为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名词。
今天我们所说的社群,准确的说是互联网社群。
为什么产品思维不适合做社群?
任何商业模式,或者社会价值,都有一个红利基础。我们在讲互联网红利的时候,我们分两部分:技术的红利跟人口红利。技术的红利表现为成本越来越低,人口红利表现为人的需求爆发。
以微信群为代表的事情方式,就是每一个群都聚集了一批人,他们有共同的标签。这群人可能会有共同的需求,那可能就会有相应的商业价值或者社会价值存在。
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,就是要不断的研发技术降低成本,然后开拓新的市场。
用户经济这边,是以用户的行为资产为核心。我们在研究用户经济的时候,是没有产品概念的。因为他是研究用户——围绕着一个用户,他有多少的周边需求。他讲的是范围经济,就是一个用户的需求范围较充分被满足。他的方向是走向平等化。
产品经济跟用户经济里边有一个小故事:
一个人开了加油站很挣钱,第二个人也开了个加油站,也很挣钱,第三个人又开了个加油站,很挣钱。后来就开了二十几个加油站,结果大家都不挣钱了,就是市场饱和了。
一个人开个加油站,另外一个人开了个面包店,有一个人开了个旅店,有一人开了个洗衣房,等等。就是围绕着加油站,周边形成很多其他跨界的商业形态,形成一个商业生态。这种方式我们叫用户经济。
任何一个产品,它产生的用户价值,还有没有被充分转化,那就围绕用户的需求,在设立其他的商业形态,满足这一个用户的多边需求。那就称为用户经济。
社群经济,前提是严格建立的用户经济基础之上的。在用户经济的逻辑里面,就没有产品这个词。一切产品,都是实现用户流量的道具,一切产品只是转化流量价值的道具,只是实现用户价值的道具。
要做好社群经济,先懂这三个层次
社群经济第一个层次就是用户经济。
以用户为核心价值,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为主。
有很多的传统企业,其实都是有很好社群基础的企业,比如我们有一个合作的企业叫真心食品。他们在瓜子上印二维码,三个月吸粉两百六十万。但是他们还想着是再给两百六十万粉丝如何再卖包开心果,卖一些其他的零食。
那我们开玩笑说,这些企业都是躺在金砖上,挣搬砖头的钱。他们永远都是用产品的思维去衡量用户价值,而从来没有想过用户本身的价值有多大。
第二个层次是共享协同。
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一个组织,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社区的方式建立一个组织,通过价值的共享,利益的共享,形成资产资源的共享。然后我们输出统一的规则,实现工作的协同,达成同一个目标。
今天很多公司员工上班的时候都在玩手机,你也不知道他是跟用户沟通,还是跟他的创业伙伴沟通。大多数的公司的员工都在带薪创业,在公司上班的同时在经营自己地微信公众号,经营着自己的微店——在公司跟别的小伙伴协同工作。
在社区环境下的这种共享协同方式,就如同高分子溶液能够稀释低分子溶液,就像汽油能够把脂肪吸收掉一样,他会对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进行瓦解稀释,然后重新的这种建构。
社群经济的风口
雷军说猪站在风口上也会飞上天;马云说风过去了,落地上的猪还是猪。
那什么是风?那在互联网环境下来说用户就是风用户的流量就是风。那未来的流量不会像今天的工具为核心,像喜马拉雅、腾讯视频这些都是以工具为核心的流量方式。
而是以社群的方式,每一个人都能影响五十到五千人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群的节点。人与人之间的性格能力和爱好的不同,有一些人将成为社区领袖或者社群中的强节点。
那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一步就是集结社群,把这些社区的强节点连接在一起,就好像今天我们阿里校友之间同学在一起。那同频以后我们就可以服务对接产业。
我们社群的价值并不是一定需要靠我们自己的产品来实现,而是我们本身具有用户的价值。那这个用户的价值可以服务其他的产业品牌,在别的品牌上跨界实现价值。
免费学习国学文化,请点击“国学讲堂“